第一百八十一章 父子之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月初三,陉邑城外,地面上的小草顶着土壳,跃跃欲出,城门两侧榆树不知何时也已经吐枝露叶,为仲春时节再添一抹绿意。
    太阳挂在空中,明媚,温暖,弥漫,好似要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
    无所不入却又让人心甘情愿的沐浴在它的光晖下。
    就在这一日,郑忽亲率大军出陉邑,井友及陉邑一众官吏出城相送。
    郑军在陉邑已经驻留了太长时间,是时候回国了。
    不说别的,二月乃是周历仲春,郑忽与文姜的订婚之期就是约定在周历的二月,地点在齐国石门。
    换句话说,如果回去晚了,郑忽可就赶不上娶媳妇了。
    这事太重要,郑忽说什么也得重视起来不是?
    “吾走后,陉、台谷及二戎之地就托付给大夫了!”
    郑忽拉着井友的手,嘱托道。
    “世子放心,有臣一日,必不使地易于他手!”
    “善!”
    郑忽也未在多言,对于井友,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又走了几步,郑忽放开井友的手,躬身朝其施了一礼,未等井友回礼后起身,郑忽便转身步入大军之中。
    随后,大军开拔的命令便传入每一位士卒耳中。
    井友及身后的陉邑官吏目送着大军离去。
    直到再也看不到大军的影子,这才转身离去。
    ……
    与来时的行道迟迟相比,去时大军的行进速度极快。
    一日至温,二日至京,三日晚已经抵达新郑。
    每一次看到新郑的城楼,郑忽都会有一番新的感受,一年多的时间,他已经率军进行了三次远征,每次都长达月余。
    这是郑庄公对他能力的认可与信任。
    也意味着,新郑,早晚都是属于他的。
    “世子率大军归国,开城门!”
    郑忽大军方至,城楼上已经传出了开门的声音。
    声音一阵接着一阵,直到城门缓缓打开,吊桥降下。
    “大军入城!”郑忽命令道。
    很快,接到命令的前军,有条不紊的跨过吊桥,进入新郑城中。
    即便士卒们或多或少的带有思乡的情感在内,但依旧是秩序井然,没有人敢扰乱大军行进。
    郑军的严明可见一般!
    入城后,郑忽与祭仲直奔宫室复命,祝聃和暇叔盈统率安置大军。
    此次虽说远征辛苦,但胜仗打了不少,收获也是极大,可想而知,赏赐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且,很多人在陉的时候,就得到一媳妇,并且已经带了回来,只此一项,很多人就觉的没白去。
    更不用谈赏赐了!
    郑忽和祭仲入宫室,在寺人的引领下轻车熟路的郑庄公书房。
    “见过父君!”
    郑庄公起身回礼,道了声“远行辛苦,坐!”
    于是,郑忽二人一左一右的跪坐在郑庄公下首。
    “儿奉父君之命,领车四百,北击苏子国及戎狄,取台谷之恶金,今已得胜而归,特来复命!”
    郑忽起身拜道。
    祭仲亦起身道“蒙君上不弃,命臣以佐世子,今世子得胜而归,臣亦前来复命!”
    “然,此事,世子及卿处置得当,不负寡人之相托,功可谓大矣!”
    “儿不敢居功!”郑忽和祭仲同时回道。
    “不必多礼,坐!”
    郑忽和祭仲这才再次坐下。
    开始向郑庄公汇报这一路上所发生的事情。
    这个汇报自然是由郑忽来作,虽然捷报上已经将事情交代了一遍,但限于篇幅,一些枝末插曲,其实并没有提到。
    现在,郑忽自然是事无巨细的将所有的事,对郑庄公一一道来。
    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自家老爹的头号心腹就在旁边,郑忽不说,祭仲也会说。
    当郑庄公听郑忽汇报到温守苏子上父和天子私下有交流时,脸立刻就沉了下来。
    他本来就认为苏子国和周王室关系不一般,笃定其私下必有勾连。
    但问题是,没有证据,现在郑忽言辞凿凿,说的有鼻子有眼,有人证——祭仲,有物证——苏子上父上奏的简书和天子私下的诏令。
    “吾儿可曾将简书带来!”郑庄公将心中的怒火压下,严肃的问道。
    其实,他也知道即便拿了证据,又能如何,总不能将简书摆到天子面前,开口质问吧!
    说实话,他也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事,周平王的时候,平王因为他总是在国内,很少临周秉政,就想权授虢公,当时他听说这事之后,只用一日便抵达洛邑,话说的听起来好似是为王室着想,但本质上却是质问无疑!
    周平王无奈,回了一句“无之!”,接下来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周平王为了取得他的信任,主动提出交质。
    此时的天子却不再是平王了,即便他跑去质问,当今天子也不会买他的账,只是自取其辱罢了!
    而且,天子方赐彤弓未久,他没亲往成周表示感谢已是失礼,再拿这件事质问天子,列国将怎么看他,天子一怒之下收回彤弓也不是不可能。
    道理是这个道理,郑庄公还是想看看天子和温守私底下究竟在交流什么?
    “就在门外!”天子和苏子上父私底下的交流虽然不算太多,但累计起来也有一大箱子的简书,这种东西,郑忽是不敢私自处理的,所以,一路上基本上是走到哪带到哪!
    “善,吾稍后再观!”郑庄公瞬间便把情绪调整了过来。
    小插曲过后,郑忽继续汇报情况。
    对于亲历者来说,这个过程相当枯燥,但郑庄公却听的津津有味。
    当郑忽讲到井友的能耐和所立的功劳时。
    绕是郑庄公已经在捷报上看过,也不得不拊掌而赞“诚能得人如此,何愁戎狄不靖!”
    于是,郑忽趁机将他对井友的许诺向郑庄公汇报,诉说原委,陈明利害。
    郑庄公听后,略作思考,说了句“此事,吾儿却是有着莽撞了,不过,诚如吾儿之言,非厚赏无以酬其功,吾儿既以许诺,那便依之亦无不可!”
    一句轻飘飘的话,不单让郑忽少费了不少口水,更透露着对郑忽的维护之心,郑忽自然是能够听明白的。
    不过,父子之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祭仲则是全程微笑的看着这一切,未发一言。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