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页
提前将自行车放到空间里,两人就朝着汽车站走去。
买了一个到距离京城不太远的小县城的车票。
这个地方也是叶淮生和唐阮阮仔细研究过得,土地比较肥沃,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所以一直毕竟贫困。
汽车从天不亮就出发,车里面坐满了人,味道很不好闻。
唐阮阮从空间里拿出两个在西疆时自制的香包递给叶淮生一个。
两人闻着香包的味道走了三个多小时,一直到天大亮才到了这个小县城,滑县。
从客运站出来,县城看起来还算是繁荣,毕竟这里距离京城不远,但是叶淮生和唐阮阮都知道滑县占地面积巨大,有很多的乡村在十分偏僻的地方,也很贫穷,跟县城的繁荣没有一点关系。
两人在邮局门口待了一会儿,观察了一会儿情况,就听到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要去一个叫杏花乡的地方送信件。
叶淮生和唐阮阮对视一眼,唐阮阮走到一个没人的胡同拿出自行车。
两人不远不近的缀在着位邮递员的后面。
邮递员看到后面有人跟着,还好奇的往后看了两眼,但是叶淮生目不斜视,一副堂堂正正的样子,身后还带着个女人,实在不像是个坏人。
更何况现在坏人哪里会有自行车。
邮递员也就放心大胆的给他们带路了。
邮递员快要到乡里的邮局的时候,叶淮生就转头从另外一个路口走了。
车子骑了不就,叶淮生和唐阮阮就看到了村落的踪迹,两人相识一笑。
希望这次冒着严寒下乡,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获。
第124章 买鸡
慢慢的靠近了村子,唐阮阮从空间里拿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钱包,里面装满了零钱,工业券还有布票,还有一个背篓,里面是一些唐阮阮囤积在空间里但是却不喜欢的布料,正好借这个机会换出去。
现在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炊烟。
叶淮生和唐阮阮进村之后找了一户看起来中等的人家敲响了门。
“谁啊,大晌午顶哩。”
伴随着一个略带苍老的女声门被打开,开门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看起来五十多岁的大婶。
崔三婶看到门外站着一对三十来岁的男女,应该是两口子,但是自己不认识他们,便开口问道:“你们是谁呀,找谁?”
这对三十来岁的夫妻当然就是唐阮阮和叶淮生乔装打扮的。
“大婶儿,是这样的,我们是县城的,我家大姑姐前两天生了,我们想给大姑姐买两只老母鸡补补,但是县城里找不到,我们就想着来乡下碰碰运气,不知道大婶儿家里有没有老母鸡。”
听到叶淮生和唐阮阮的来意,崔三婶眼中一亮,前两天队里开会刚说了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事情,她家里有十几只鸡,可只有六个人头,剩下个七八只鸡要么自己吃了,要么卖给县里的肉联厂。
自己吃怎么都觉得心疼的下不了嘴,卖给肉联厂,人家一斤才给五毛钱,也有些不划算。
眼看着马上就要到了纠察组下来检查的日子了,家家户户都在想办法解决家里的鸡鸭。
崔三婶连连点头,说道:“有有有,你们快进来。”
说罢崔三婶左右看了看将唐阮阮和叶淮生带进了院子里。
“谁啊?”
屋里穿来一个男人的声音问道。
“当家的,来买鸡的。”
崔三婶小声说道。
不多时屋里就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看着叶淮生和唐阮阮:“你们要买鸡?给多少钱一斤?”
叶淮生和唐阮阮对视一眼,唐阮阮开口说道:“六毛钱一斤。”
这个价格当然是他们提前就商量好的,他们在县城已经打听好了肉联厂收鸡的价格是五毛,现在他们比肉联厂多一毛。
听到唐阮阮和叶淮生报出的价格,崔三婶和丈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喜悦。
这可比肉联厂收鸡贵一毛呢,一只鸡三四斤,那就多了三四毛呢,七八只鸡那可就是两三块钱。
“你们跟我来。”
崔三婶带着他们来到后院鸡窝。
一走进了就听到咕咕的鸡叫声。
唐阮阮和叶淮生往里一看,鸡窝不小,喂着十几只鸡呢。
“咋样,大兄弟大妹子,你们要几只?”
崔三婶满含期待的问道。
“您能给我们几只?”
唐阮阮反问道。
崔三婶的丈夫诧异的看了一眼唐阮阮和叶淮生,说道:“八只够不够。”
唐阮阮和叶淮生相视一笑,说道:“八只可能不太够,我这位大姑姐生孩子伤了身子可得好好补补。”
崔三婶和丈夫一听这话就明白了,什么买老母鸡补身子就是托辞,这就是来收鸡的。
谁家女人生个孩子吃八只鸡还不够,那不把家都败完了。
但是转而一想,他们买鸡干什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最关键的是现在自己能多收几个钱。
“那我去我大嫂家问问,我记得大嫂家也多了几只鸡。”
崔三婶说着看向唐阮阮和叶淮生。
唐阮阮笑着点点头:“那就多谢这位大婶了,不光是您大嫂家,还有别家有多的鸡我们也要,除了钱想要换点工业券布票布料也行。”
买了一个到距离京城不太远的小县城的车票。
这个地方也是叶淮生和唐阮阮仔细研究过得,土地比较肥沃,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所以一直毕竟贫困。
汽车从天不亮就出发,车里面坐满了人,味道很不好闻。
唐阮阮从空间里拿出两个在西疆时自制的香包递给叶淮生一个。
两人闻着香包的味道走了三个多小时,一直到天大亮才到了这个小县城,滑县。
从客运站出来,县城看起来还算是繁荣,毕竟这里距离京城不远,但是叶淮生和唐阮阮都知道滑县占地面积巨大,有很多的乡村在十分偏僻的地方,也很贫穷,跟县城的繁荣没有一点关系。
两人在邮局门口待了一会儿,观察了一会儿情况,就听到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要去一个叫杏花乡的地方送信件。
叶淮生和唐阮阮对视一眼,唐阮阮走到一个没人的胡同拿出自行车。
两人不远不近的缀在着位邮递员的后面。
邮递员看到后面有人跟着,还好奇的往后看了两眼,但是叶淮生目不斜视,一副堂堂正正的样子,身后还带着个女人,实在不像是个坏人。
更何况现在坏人哪里会有自行车。
邮递员也就放心大胆的给他们带路了。
邮递员快要到乡里的邮局的时候,叶淮生就转头从另外一个路口走了。
车子骑了不就,叶淮生和唐阮阮就看到了村落的踪迹,两人相识一笑。
希望这次冒着严寒下乡,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获。
第124章 买鸡
慢慢的靠近了村子,唐阮阮从空间里拿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钱包,里面装满了零钱,工业券还有布票,还有一个背篓,里面是一些唐阮阮囤积在空间里但是却不喜欢的布料,正好借这个机会换出去。
现在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炊烟。
叶淮生和唐阮阮进村之后找了一户看起来中等的人家敲响了门。
“谁啊,大晌午顶哩。”
伴随着一个略带苍老的女声门被打开,开门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看起来五十多岁的大婶。
崔三婶看到门外站着一对三十来岁的男女,应该是两口子,但是自己不认识他们,便开口问道:“你们是谁呀,找谁?”
这对三十来岁的夫妻当然就是唐阮阮和叶淮生乔装打扮的。
“大婶儿,是这样的,我们是县城的,我家大姑姐前两天生了,我们想给大姑姐买两只老母鸡补补,但是县城里找不到,我们就想着来乡下碰碰运气,不知道大婶儿家里有没有老母鸡。”
听到叶淮生和唐阮阮的来意,崔三婶眼中一亮,前两天队里开会刚说了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事情,她家里有十几只鸡,可只有六个人头,剩下个七八只鸡要么自己吃了,要么卖给县里的肉联厂。
自己吃怎么都觉得心疼的下不了嘴,卖给肉联厂,人家一斤才给五毛钱,也有些不划算。
眼看着马上就要到了纠察组下来检查的日子了,家家户户都在想办法解决家里的鸡鸭。
崔三婶连连点头,说道:“有有有,你们快进来。”
说罢崔三婶左右看了看将唐阮阮和叶淮生带进了院子里。
“谁啊?”
屋里穿来一个男人的声音问道。
“当家的,来买鸡的。”
崔三婶小声说道。
不多时屋里就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看着叶淮生和唐阮阮:“你们要买鸡?给多少钱一斤?”
叶淮生和唐阮阮对视一眼,唐阮阮开口说道:“六毛钱一斤。”
这个价格当然是他们提前就商量好的,他们在县城已经打听好了肉联厂收鸡的价格是五毛,现在他们比肉联厂多一毛。
听到唐阮阮和叶淮生报出的价格,崔三婶和丈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喜悦。
这可比肉联厂收鸡贵一毛呢,一只鸡三四斤,那就多了三四毛呢,七八只鸡那可就是两三块钱。
“你们跟我来。”
崔三婶带着他们来到后院鸡窝。
一走进了就听到咕咕的鸡叫声。
唐阮阮和叶淮生往里一看,鸡窝不小,喂着十几只鸡呢。
“咋样,大兄弟大妹子,你们要几只?”
崔三婶满含期待的问道。
“您能给我们几只?”
唐阮阮反问道。
崔三婶的丈夫诧异的看了一眼唐阮阮和叶淮生,说道:“八只够不够。”
唐阮阮和叶淮生相视一笑,说道:“八只可能不太够,我这位大姑姐生孩子伤了身子可得好好补补。”
崔三婶和丈夫一听这话就明白了,什么买老母鸡补身子就是托辞,这就是来收鸡的。
谁家女人生个孩子吃八只鸡还不够,那不把家都败完了。
但是转而一想,他们买鸡干什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最关键的是现在自己能多收几个钱。
“那我去我大嫂家问问,我记得大嫂家也多了几只鸡。”
崔三婶说着看向唐阮阮和叶淮生。
唐阮阮笑着点点头:“那就多谢这位大婶了,不光是您大嫂家,还有别家有多的鸡我们也要,除了钱想要换点工业券布票布料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