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封景荣不知道石友明是如何绕过重重防卫,将剩下半块弄到手的。
    但比起这些他更担心丞相府的安危。
    如今,他的软肋被石友明攥在了手心里。
    洛华的安危是他唯一赌不起的东西, 要知这世上已经没有第二颗幽冥牡丹的种子了。
    封景荣在众目睽睽下走下了御道, 这无疑是一种让步。
    封高义的眼睛一下就有了神色。
    “陛下, 请。”石友明抬了抬手,意思是让封高义坐回龙椅上去。
    然而封高义瞧了眼封景荣脸上阴狠的神情,双腿就不由打颤, 生怕那男人冲上来取他性命,终是不敢一个人上前去。
    “还、还请石将军护送朕。”封高义咽了下口水说道。
    “臣遵旨。”石友明直起身子,在前面引导,护送封高义从封景荣身边经过。
    直到将封高义送到御道前,他才停下了脚步。
    “恭迎陛下归位。”石友明朗声道。
    封高义的脚下顿了顿,随后捏紧双拳,一步步向那金光闪闪的龙椅走去。
    他真真没想到自己还有坐在这位置上的机会。
    直到抚上那金色的龙头,封高义都还分不清眼下是梦境还是真实。
    明明前一晚,他还身处死局之中了。
    当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封高义望了眼石友明,心里七上八下,他到现在也想不明白石友明怎么会选择背弃封景荣,改而投靠他。
    难道是封景荣许给他的还不够多吗?他想做第二个“封景荣”?
    除此之外,封高义也想不出其他的理由来了。
    然而无论为何缘由,封高义都没有拒绝的理由,反正他就没掌权过,这无上的权利给谁都一样。
    只要能让封景荣死,谁来他都愿意拱手相让。
    封高义轻轻咳了几声,他快半天没进水了,喉咙哑得厉害,此时他只能强打精神,挺直腰背,试图维持着身为帝王的样子。
    这次不同以往,朝堂上的情势头一次是偏向他的了。
    上次秋闱过后,封景荣换了不少宗亲的人,那帮子人老早就心存不满了。
    而此次廖国公的死彻底激发了宗亲的愤怒,与封景荣那边已是水火不容。
    洛中丞为首的老臣虽为中立,但只要他不犯错,依着礼法也是更偏向他的。
    至于徐宗正士族那边,也不会在明面上支持封景荣那一边的。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这一次封景荣才是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里那一个。
    越想越是兴奋,封高义心砰砰砰跳个不停,身子不由热血沸腾起来。
    他迫不及待得想看到封景荣落败,底下头颅的狼狈模样。
    他要和幼时一样,高高在上的俯视这个卑贱的贱种。
    这才叫作拨乱反正!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
    在石友明的带头下,朝臣们伏在地上齐声高呼起来。
    封高义面上因为心中的臆想激动起来,他望着底下的众臣们,只以为自己和那个残暴的男人比起来,才是真正的众望所归。
    这时一道阴冷的视线像针一般刺在了他的身上。
    那个男人依旧没有向他行礼,依旧是那幅不可一世的模样。
    封景荣!
    不知死活的贱种!
    封高义后槽牙紧紧咬着,极力克制自己心中的愤恨和耻辱,此时此刻他恨不得马上就将男人拖下去抽筋扒皮,将一切让人痛苦的刑罚都用在这个人身上。
    然而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首先要给封景荣定上无可赦免的罪行,让对方在朝堂上身败名裂,威信尽失。
    他要忍耐,要让封景荣满盘尽输,像狗一样匍匐在地上。
    “昨夜朕听闻廖国公的噩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上来,封高义没有马上向封景荣兴师问罪,而是直入主题道,“好好的人,怎么说没了就没了?”
    这路数是石友明提前教了他的。
    借国公之死,联合宗亲,向封景荣发难。
    果然一提到廖国公的死,廖安洪马上就来了精神,踉踉跄跄对着封高义哭诉起来。
    “陛下,陛下!臣廖安洪恳请陛下明察!廖国公之死绝不是意外,国公死得不明不白,定是被奸人所害!还请陛下为国公主持公道啊!”廖安洪悲声道,一边说着,一边跪拜着。
    “快起来吧,快起来吧。”封高义微微颔首,面露惨痛之色,像是也在为廖国公的死而心痛。
    “国公乃是大秦重臣,更是朕的老丈人,廖典客放心,此事朕一定会细细追查,绝不会放过害死国公的歹人!”封高义说得义正言辞俨然,一副绝不辜负忠臣的贤君之态。
    封景荣在旁冷眼望着这两人的一唱一和。
    “丞相大人,听闻前天夜里你拜访了廖国公,此事你可知道些什么吗?”封高义的声音里还有点颤,但头已然昂了起来,对待封景荣的姿态也和以往判若两人。
    “陛下,前日是国公寿辰,朝堂之上收到请柬前去道贺的人很多,可不只我一人。”封景荣语气很淡,似乎就像在说封高义在问得很愚蠢。
    “封景荣!”封高义站起身,咬着牙怒道,“你这是身为臣子的态度吗?别忘了,朕是君,你是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