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丁二番外1-好一个国富民强
大晋王朝这几年发展的很好。
早几十年前那一战,夷人基本被吓断了魂,现在大晋边境的老百姓们,真正见过夷人而不是在戏台上和传说中听说过的,可能都已经是爷爷辈儿的人了。
所以现在边关的人比内地的人日子过得更加滋润,没有战争,大晋的粮食不但充足,品质还是一等一的好,他们在边境随便做些粮食方面的小生意,便会有源源不断的财物流进口袋里。
在新摄政王丁毅掌权以后,鼓励垦边、开荒、拓土,赋税轻,除徭役,重金鼓励生育,二胎补助,三胎减税,四胎免一人徭役,五胎国家帮着养……
毕竟,人口决定了国家的富强程度。
所以那个年代的大晋,老百姓各家各户基本家里都是五个娃娃起步。
当官的还要做出表率,生了少于三个,上级得下来问责。
而女子年过二十不嫁的,县衙便要做出处罚。
所以每天一入夜,关了灯,整个大晋国都在温柔的摇晃……
据说当年夷人二王子屠边败走那个小村里,杀猪屠户家那俩帮着某人剁人头的小子,出息了。
老大竟然当了仵作……一干二十年,后来退休在家,发挥余热,写了一本书,叫人体内部解剖学,不过书的内容有点不符合时代主题,再加上他为这事儿总偷尸体,后来成了,被官府查封了。可仗着当年打夷人,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功绩,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另一个小子老二,竟然成了大晋炙手可热的大文豪。虽然不会写俩大字儿,可没关系,人雇了仨老先生,他就负责说,仨老先生给他记载下来,再文学化的描述一下,说的都是当年那一役虐夷人的事儿,在大晋朝这边,出一本,卖断货一本,慢慢的也就流传到夷人那边去了,但没多久就成了那边的……孩子晚上敢哭,拿出书,抽一下桌子,半个村都安安静静的。
唯一不容易的就数夷人了。
那一仗不只是大伤元气,而是直接被打回原形。
还好往北那片广漠的草原给了他们缓冲空间,本就是逐水、草而居,也就没什么需要驻扎守护的城镇可言。
夷人们再不像之前那么喜欢硬碰硬了,他们现在的宗旨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走到哪看水草肥美了,马上将铺盖卷拿起来一搭,那小帐篷看着不起眼,成千上万座搭起来,还是很像个城市的。
养了小十年,夷人才终于缓过劲来了,但从那以后的夷人统治者,都秉承着一条祖训,永不南下。
可草原再大,也满足不了一族人的追逐梦想和自由的心。
他们的长生天曾教导他们,世间万物皆可取,可后来他们发现,经事实证明,长生天可能不适应南边的气候……
于是夷人们继续往西往北发展,在草原的尽头他们发现了连绵不断,一望无际的高山。
跨越了这无数的高山,翻越了无数的大河,他们来到了一片平坦的大陆。
这片大陆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就是当地人长的有点奇怪,眼睛很大,有蓝色的,有绿色的,有灰色的,头发也不是黑色,有黄色,有棕色。
可夷人们没停下脚步,用了小二十年时间,几乎征服了这整片大陆,对他们而言,只要不叫大晋的国家,都好对付,嗯,起码不养妖怪。
当然,这是后话。
丁毅也老了,可老腊肉这句话绝对不能用来形容他。因为那盛世美颜一旦配上了唏嘘的胡渣,那种成熟的魅力,单看一眼便蚀骨,可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女人毫无抵抗力的拜倒在他的朝服之下。
这一天丁毅坐在殿上,协助君王上朝。
皇上坐在自己的龙椅上,而摄政王的座位就在龙椅的边上,没有龙椅那么大,也没有那么华丽。
可那就只是一把椅子。
丁毅想着,站起身来,皇上赶紧毕恭毕敬的跟着他从王座上站起来,竟是要过来搀扶他。
丁毅轻轻甩开皇帝,当众打了个哈欠,真不是他不克制,而是这朝堂真的无聊。
已经四、五年了,每次上朝的前半个时辰都是些歌功颂德的没用屁话,不让说,底下的官儿就集体上书抗议,说自己不关心地方上的民生。
说完屁话问正经事的时候就没人吭声了,倒也不是这满朝的文武不勤政,而是国家真的没什么事好处理的。
现今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老天又争气,没有出现什么旱涝灾害,现今的存粮即使欠收三年都够吃的。
唯一起过幺蛾子的,是一条穿境而过的大河,曾经闹了几年水灾,丁毅一时无聊,直接将河边全体百姓后迁百里,连着筑了八道大堤,你闹你的河灾,我们过我们的日子。
那管治安的光禄勋每次都会统计年度犯罪记录,貌似现在顶天个大事儿也就是张三李四家闹小三,杀人抢劫这些事儿,新上来的年轻官员很久都没听说过了。
吃得饱,穿的暖,生孩子还有奖,大家都挺忙,谁有功夫去打家劫舍?
夷人也是不争气,几十年不曾出现,丁毅其实有时候挺想他们的。
记得当年自己和父王两人,同他们周旋了一辈子,现在父王已经走了好多年,能看见个夷人,也能勾自己对父王的回忆。
可前前后后派了不下十支斥候队伍,都快把草原找遍了,商队倒是不少,可连个夷人的毛都没看见。
终于活动够了的丁毅看着下边的一群官员“没事儿就散了吧!”
众人弯腰告退。
之后丁毅转头看向皇帝“皇帝,太子是不是已经到了弱冠之年了?”
皇上一听,赶忙回答道“回摄政王叔,这再有一个月就该弱冠了。”
皇帝虽然弓着个腰,毕恭毕敬的回复着丁毅,可他心里没有丝毫的不痛快。
皇帝知道这么大的大晋国放在他手里,治理不出这个水平。
而且丁毅若是想要篡位,他早就可以取而代之,但这几十年过去了,自己的皇叔从无僭越之心,皇帝也是试探了多次,暗示明示想将皇位禅让给丁毅,丁毅总是摆摆手,没意义。
早几十年前那一战,夷人基本被吓断了魂,现在大晋边境的老百姓们,真正见过夷人而不是在戏台上和传说中听说过的,可能都已经是爷爷辈儿的人了。
所以现在边关的人比内地的人日子过得更加滋润,没有战争,大晋的粮食不但充足,品质还是一等一的好,他们在边境随便做些粮食方面的小生意,便会有源源不断的财物流进口袋里。
在新摄政王丁毅掌权以后,鼓励垦边、开荒、拓土,赋税轻,除徭役,重金鼓励生育,二胎补助,三胎减税,四胎免一人徭役,五胎国家帮着养……
毕竟,人口决定了国家的富强程度。
所以那个年代的大晋,老百姓各家各户基本家里都是五个娃娃起步。
当官的还要做出表率,生了少于三个,上级得下来问责。
而女子年过二十不嫁的,县衙便要做出处罚。
所以每天一入夜,关了灯,整个大晋国都在温柔的摇晃……
据说当年夷人二王子屠边败走那个小村里,杀猪屠户家那俩帮着某人剁人头的小子,出息了。
老大竟然当了仵作……一干二十年,后来退休在家,发挥余热,写了一本书,叫人体内部解剖学,不过书的内容有点不符合时代主题,再加上他为这事儿总偷尸体,后来成了,被官府查封了。可仗着当年打夷人,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功绩,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另一个小子老二,竟然成了大晋炙手可热的大文豪。虽然不会写俩大字儿,可没关系,人雇了仨老先生,他就负责说,仨老先生给他记载下来,再文学化的描述一下,说的都是当年那一役虐夷人的事儿,在大晋朝这边,出一本,卖断货一本,慢慢的也就流传到夷人那边去了,但没多久就成了那边的……孩子晚上敢哭,拿出书,抽一下桌子,半个村都安安静静的。
唯一不容易的就数夷人了。
那一仗不只是大伤元气,而是直接被打回原形。
还好往北那片广漠的草原给了他们缓冲空间,本就是逐水、草而居,也就没什么需要驻扎守护的城镇可言。
夷人们再不像之前那么喜欢硬碰硬了,他们现在的宗旨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走到哪看水草肥美了,马上将铺盖卷拿起来一搭,那小帐篷看着不起眼,成千上万座搭起来,还是很像个城市的。
养了小十年,夷人才终于缓过劲来了,但从那以后的夷人统治者,都秉承着一条祖训,永不南下。
可草原再大,也满足不了一族人的追逐梦想和自由的心。
他们的长生天曾教导他们,世间万物皆可取,可后来他们发现,经事实证明,长生天可能不适应南边的气候……
于是夷人们继续往西往北发展,在草原的尽头他们发现了连绵不断,一望无际的高山。
跨越了这无数的高山,翻越了无数的大河,他们来到了一片平坦的大陆。
这片大陆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就是当地人长的有点奇怪,眼睛很大,有蓝色的,有绿色的,有灰色的,头发也不是黑色,有黄色,有棕色。
可夷人们没停下脚步,用了小二十年时间,几乎征服了这整片大陆,对他们而言,只要不叫大晋的国家,都好对付,嗯,起码不养妖怪。
当然,这是后话。
丁毅也老了,可老腊肉这句话绝对不能用来形容他。因为那盛世美颜一旦配上了唏嘘的胡渣,那种成熟的魅力,单看一眼便蚀骨,可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女人毫无抵抗力的拜倒在他的朝服之下。
这一天丁毅坐在殿上,协助君王上朝。
皇上坐在自己的龙椅上,而摄政王的座位就在龙椅的边上,没有龙椅那么大,也没有那么华丽。
可那就只是一把椅子。
丁毅想着,站起身来,皇上赶紧毕恭毕敬的跟着他从王座上站起来,竟是要过来搀扶他。
丁毅轻轻甩开皇帝,当众打了个哈欠,真不是他不克制,而是这朝堂真的无聊。
已经四、五年了,每次上朝的前半个时辰都是些歌功颂德的没用屁话,不让说,底下的官儿就集体上书抗议,说自己不关心地方上的民生。
说完屁话问正经事的时候就没人吭声了,倒也不是这满朝的文武不勤政,而是国家真的没什么事好处理的。
现今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老天又争气,没有出现什么旱涝灾害,现今的存粮即使欠收三年都够吃的。
唯一起过幺蛾子的,是一条穿境而过的大河,曾经闹了几年水灾,丁毅一时无聊,直接将河边全体百姓后迁百里,连着筑了八道大堤,你闹你的河灾,我们过我们的日子。
那管治安的光禄勋每次都会统计年度犯罪记录,貌似现在顶天个大事儿也就是张三李四家闹小三,杀人抢劫这些事儿,新上来的年轻官员很久都没听说过了。
吃得饱,穿的暖,生孩子还有奖,大家都挺忙,谁有功夫去打家劫舍?
夷人也是不争气,几十年不曾出现,丁毅其实有时候挺想他们的。
记得当年自己和父王两人,同他们周旋了一辈子,现在父王已经走了好多年,能看见个夷人,也能勾自己对父王的回忆。
可前前后后派了不下十支斥候队伍,都快把草原找遍了,商队倒是不少,可连个夷人的毛都没看见。
终于活动够了的丁毅看着下边的一群官员“没事儿就散了吧!”
众人弯腰告退。
之后丁毅转头看向皇帝“皇帝,太子是不是已经到了弱冠之年了?”
皇上一听,赶忙回答道“回摄政王叔,这再有一个月就该弱冠了。”
皇帝虽然弓着个腰,毕恭毕敬的回复着丁毅,可他心里没有丝毫的不痛快。
皇帝知道这么大的大晋国放在他手里,治理不出这个水平。
而且丁毅若是想要篡位,他早就可以取而代之,但这几十年过去了,自己的皇叔从无僭越之心,皇帝也是试探了多次,暗示明示想将皇位禅让给丁毅,丁毅总是摆摆手,没意义。